疫情復起,我們又轉入了網課模式。面對陌生又熟悉的網課,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份居家在線學習的使用攻略請查收。
整潔的書桌可以有效避免上課分心,將書桌上與學習無關的物品清理到其他地方,只留下網課需要的電子設備吧。
網課期間不要忘記補水呀,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杯,裝滿水,放在桌角,也可以無形中增加喝水次數。學習期間為自己裝備一個電子鐘,可以更好地規劃時間,做好時間管理。安靜的環境也很重要,耳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減少外界干擾,也可以防止干擾他人。對于久坐的學生黨,一個Q彈松軟的座椅靠墊,可以減緩缺乏運動的腰部酸痛。
提前和老師聯系好上課的平臺及方式,確保網上學習工作的順利開展。網課同樣也是課,眼觀PPT,耳聽老師講,手要認真記,端正好學習態度,才能事半功倍。認真做好每一處筆記,課堂上記筆記是最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同時,筆記也是期末復習的重要武器。
網課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于一遍沒有聽懂的問題我們可以錄屏反復去聽,如果還是不明白,我們還可以線上尋求老師的幫助。
科學的選擇電子產品。盡量選擇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建議優先順序:投影儀>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選擇分辨率較高的電子產品,減少用眼不適和疲勞。避免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越短越好,建議連續觀看屏幕20分鐘后抬頭眺望遠方20秒以上。保持正確的觀看姿勢和讀寫姿勢。觀看電腦時,眼睛離電腦屏幕的距離應不少于50cm,眼睛稍稍向下看。讀書寫字時保持“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距書桌一拳。
堅持一天兩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最好在持續用眼后認真做眼保健操,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做眼保健操前要洗手。
兒童、青少年居家鍛煉方案,家長也可以跟著一起練起來!放兩個礦泉水瓶,兩水瓶之間的距離可根據情況自行掌握。讓孩子使用側滑步在兩水瓶之間進行快速移動。進行10-20次。
雙手、雙腳支撐于地面,雙腿快速前后蹬地練習,動作頻率根據自身情況,頻率越快強度越大。持續進行30秒。
原地快速小步跑,擺臂、腳步頻率盡可能加快,持續進行30秒。
單腳站立于地面,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用手接住家長拋出的球(網球等)。
雙腿起跳,單腿落地站穩。落地后,膝關節微曲。雙側交替進行,每側腿進行5次。
單腿站立,起跳并在空中轉體90度后,單腿落地站穩。雙側腿交替進行,每側進行5次。
仰臥于地面,膝關節屈曲90度,下肢發力將下背部抬離地面,進行10-15次。
后背靠在墻上,屈髖屈膝,膝關節保持90度,同時注意膝關節不能超過腳尖,根據自身情況可通過調節膝關節角度降低難度。持續30-60秒。
雙腿前后站立成弓步狀態,前側腿下蹲至90度,后側腿順勢屈曲,但膝關節不要觸碰地面。雙側交替進行,每側進行5-10次。
屈髖屈膝,保持腰背部挺直,在保持髖關節、膝關節屈曲角度不變的情況下,前后行走。持續進行60秒。
雙手分開與肩同寬,屈髖屈膝下蹲至膝關節成90度,注意重心放在兩腿之間,膝關節不能超過腳尖,腰背部。進行10-15次。
站姿,俯身向前,手在地面上小幅度行走,保持身體平直,直至達到最大幅度。然后,前腳掌著地,小步向前快速行走,保持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達到最大幅度。進行6-8次。
坐位,一側腿伸直,另一側腿屈曲至于膝關節附近,保持背部挺直和膝關節伸直的狀態下,使用腹部向前觸碰膝關節。持續30-60秒,交替進行2-3次。
站位,一手從頭上、另一側手向下,雙手盡力互相觸夠,注意觸夠的過程中,不要過分用力,防止身體扭曲變形。雙側交替進行,6-8次。
每天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午后最好安排半個小時以上睡眠,不要熬夜。其次要飲食合理,營養均衡,注意保證一日三餐,尤其是早餐不能不吃,飲食要葷素搭配,切忌暴飲暴食,還要注意不要與平時飲食結構改變太大。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問題解決的潤滑劑和基礎,家長應做好孩子們的“知心人”,包容、欣賞和鼓勵孩子,可以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如:親子閱讀、親子知識競賽、親子游戲、關注時政節目、一起看勵志影視節目等,不僅能夠增進感情,調節宅家的情緒,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馨、陪伴的幸福,也懂得責任的擔當、明白做人的道理。
一是創設學習氛圍。盡量安排孩子在安靜的場地完成線上學習;提前檢查學習硬件設施,把電腦系統設置為兒童安全模式,盡量使用能攔截廣告的系統,卸載可能存在不良影響的程序軟件,控制好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二是增強學習意識。提前下載和打印線上學習課程表,提前15分鐘調好鬧鐘,協助孩子準備好學習用品;穿戴整齊進入線上學習場地;運用鬧鐘聲提示“上課”“下課”等。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做好計劃,打印并張貼作息時間表、課程表,直觀地提醒孩子按計劃準時進入學習狀態。指導孩子養成線上學習的好習慣,比如預習、做筆記、課后鞏固和復習等;引導孩子學會運用資源,比如通過回放課程掌握、鞏固知識點;通過“在線答疑”及時和老師溝通,做好反饋。在疫情期間,我們總是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變化,希望每一位飛翔學子能堅守住應有的“不變”:對學習不變的熱忱、對知識不變的渴望、對未來不變的期待、對成長不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