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陽市飛翔學校關于做好2022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 2022-02-16
- 科學防疫,你我同行——中央防疫公益廣告 2020-03-08
- 致飛翔學子的一封信----和飛翔的孩子們說說心里 2020-02-17
多彩假期 快樂童年——2018級3班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紀實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孩子們進入小學的第一個學期就這樣匆匆而過。這一學期孩子們無論從行為習慣還是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提高孩子們對科學文化的興趣與愛好。安陽市飛翔學校一年級三班在家委會組織下,開展了這次以“多彩假期,快樂童年”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站“走進天文館,在天文知識里暢游。”
小豆豆的遐想。
都說我們來自火星,宇宙浩瀚,我想去看看……
都說2046年是智人時代,我想知道智人是什么樣子……
聽說霍金可以與宇宙對話,我想知道他聽到了什么……
聽說世界上還有很多不解之謎,我想去看看它的神奇……
聽說世界之大,奇妙無窮;未來已來,就在前方。
說走就走,我帶你出發……
2019年1月19日,大家相約來到了安陽市婦女兒童中心,帶著滿滿的好奇心,準備踏上解密大行動的征途。
雖然天空飄起了美麗的小雪花,但依然抵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反而給這次的活動增添了很多炫麗的色彩,孩子們有雪花的伴隨多了幾絲興奮。
天文館分為展覽區和觀測區,展覽區分為世界天文大記事、中國十大航天員、人類探月史、中外天文學家、地球生命歷史五大內容,觀測區配有一臺固定望遠鏡,可以觀察太陽等八大行星。在講解員叔叔的帶領下,小豆豆們個個聚精會神,眼睛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什么。此次觀看他們認識了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看著這些星系高興極了。
瞧!下邊這些叔叔阿姨都是乘坐航天器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有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等……他們都非常非常棒。但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其中有一位女航天員劉洋,她的家鄉可是河南鄭州哦!
叔叔給小豆豆們講了很多天文知識,還讓小豆豆們認識了很多航天英雄。
來到地球生命史展圖前,叔叔問小豆豆們:"你們知道你們是從哪兒來的嗎?"可愛的小豆豆們齊聲回答:"是女媧娘娘捏出來的。"哈哈,多么純真可愛的小豆豆啊!經過叔叔的耐心講解后,小豆豆們了解了生命的進化過程。
哇,好大的一個望遠鏡啊,它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觀測星云和星座,探索浩瀚星空中神奇景象。
好神奇的機器人啊,它可以自由行走,還可以感應障礙物,這是為什么呢?在講解員叔叔的講解下,孩子們的疑問得到了一一解答。
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對天文學有了新的認知。希望可愛的小豆豆們能夠永遠保持一顆童真的心,去勇敢的探索未來。
第二站“走進流動科技館,感受科技的魅力。”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提高孩子們的科技興趣,培養孩子們的科技創造、創新能力,領略機器人的魅力。飛翔學校一年級三班開展了“走近機器人”科普活動,近距離感受高科技帶來的魅力。
機器人項目是一項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科技實踐活動,綜合了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項目注重對青少年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及綜合能力的培養。
機器人教育從簡單的結構、機械、電子技術,到電腦編程控制的智能化機器人,形成了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在學習機器人控制技術的整個過程中,青少年的構思、設計和開發過程都像是實際工作和生活的真實體驗。它涉獵多種學科的內容,如物理、邏輯、機械、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等,使青少年在拼接操作和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提高。
此次機器人科普活動讓大家大飽眼福,同時也更多地激發了孩子們對機器人技術的興趣,引領孩子們向更寬、更先進的科技領域學習和進步。在活動中培養了孩子們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和運用科學的良好品質。
第三站“走進文字博物館,感受千年文字的魅力。”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安陽市,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博物館。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專題博物館。是“十一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我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環顧大廳四周,是四塊巨大的白色浮雕,大氣磅礴。大廳頂部采用穹廬頂的樣式。北面的浮雕介紹的是中國文字發展簡史,南面的則是一片甲骨驚天下,東面的是中國書法簡史,西面的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孩子們認真參觀了中國文字發展史展覽,近距離感受了解中國文字的發展演變。
從一層的大廳往里走,里面就是甲骨文的發現以及目前的考古研究現狀。王懿榮,一個清朝末年的官員,患病太醫開處方藥,其中有一味是龍骨,其便派家人到藥鋪買藥,由于他本身是一位造詣頗深的金石學家,買到藥后,逐一審視,無意中發現龍骨上刻有和“篆文”相似的文字,忍不住大吃一驚,他意識到這種文字定有價值,然后將那家藥鋪刻有文字的龍骨以高價買了下來。這樣甲骨文才開始被研究。
下面是當時在田地中挖掘甲骨碎片的情景。
孩子們開始細細地參觀并品味著中國文字從甲骨文到現代簡體文字的全過程。
文字最初刻在甲骨上,后來刻在青銅器上,再后來人們把文字刻在玉器上,刻在竹簡上,后經時代進步,發明絹書、特別是蔡倫發明造紙術后,文字的記錄進入新的紀元時代。這就是文字的刻錄。金文、簡牘、帛紙、雕板印刷術與現代的高科技電子技術,形象、具體的詮釋了中華民族文明中文字的進步與發展的過程。
說到文字的發展,就不得不說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的事了。戰國時期,形成了齊、燕、晉、楚、秦五大文字體系,秦始皇以秦篆統一六國文字,是文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很快篆被隸所取代,后又由隸分變為章草、楷書、行書。
這一次的參觀,孩子們增長了很多知識。中國文字所獨具有的魅力會使這座氣勢恢宏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將對中國以至于全世界具有很深遠的影響,會對弘揚民族文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寒假生活是短暫的,卻又因為實踐活動的點綴而顯得豐富多彩,使孩子們愉悅了心情,鍛煉了意志,增長了知識。新的學期即將開始,讓我們攜手共進,在新的學期取得更大的成績!
文 / 圖: 劉兆娜